2010年4月30日 星期五

一個中國市場與台灣主體論的對比

文/台灣中社秘書長劉曜華
  戰後的台灣,有幾項社會真假共識值得大家注意。
  其一在「真共識」部分:96共識,台灣總統直選,人民當家作主,台灣中國,一邊一國,各自主權獨立;以及02共識,台灣以獨立關稅區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繼中國之後,成為國際社會獨立經貿關稅實體。此外在「假共識」部分:49共識,中國分裂,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各自在中國領土上建立自以為是的憲法,一個中國兩部憲法。92共識,部分國民黨員宣稱在一個中國架構下,雙方各自表述。ECFA共識,馬政府片面宣稱與中國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亦即「一中市場」,即是以「一個中國」為前提的貿易市場。然而真假共識之間的差別僅只在於,前者係以台灣為主體,後者則以中國為主體。

  由王塗發教授研究觀察後明確指出,馬政府上台後即積極推動一個中國市場。由後列十個現象,即可窺出端倪:一、蕭萬長自2000年以來,就積極推動 「兩岸共同市場」(一中市場)的主張。二、在2005年4月29日,連戰與胡錦濤進行國共論壇,中國國民黨主張建立「兩岸共同市場」。三、2008年8月26日,馬英九接受墨西哥太陽報專訪時,宣稱兩岸之間「不是國與國的關係,而是地區與地區的關係」。四、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隨後表示,兩岸可參考大陸與港澳簽署的「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即CEPA)。五、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於9月11日表示:「不論是叫CECA或是CEPA,名稱問題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內部文字,如果兩岸能透過平等協商達成互惠的條件,什麼名稱都好。」六、2008年12月20日與21日,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合辦第四屆「國共論壇」,以「擴大和深化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為主題。七、2008年12月31日,胡錦濤揭示「胡六點」:首先強調「恪守一個中國,增進政治互信」,兩岸在維護一個 中國原則上形成共同認知及一致立場,什麼事情都好商量。八、2009年2月27日,馬英九將兩岸未來可能簽訂的經濟協議之名稱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簡稱ECFA)。九、2009年7月3日,經濟部長尹啟銘在商總大會說,ECFA就是「三個蛋黃加上蛋白」。「三個蛋黃」分別是指「貨品貿易自由化、服務貿易自由化和投資自由化」,什麼是蛋白則至今仍沒幾個人知道。十、2009年7月中華經濟研究院「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影響評估」報告,奠定一中市場的理論基礎與影響評估。

  從以上跡象我們清楚發現,馬集團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主體性在中國,馬政府就是一個中國市場的擁護者,在他們眼中,台灣只是客體。殊不知,透過96與02共識,台灣人早已清楚定位自己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中國只是台灣的市場夥伴選項之一,而非唯一,而任何侵犯台灣國家主權的舉動,都應受到台灣人的強力抵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