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7日 星期一

跨世代的共業與志業 ◎ 王美琇


歷史沒有IF(如果),不能重新來過。今日的台灣,是昨日的台灣所形成。

林益世弊案、夢想家案、黃季敏貪瀆案、司法不公不義等等,說穿了,就是國民黨執政半世紀以來所殘留的結構性貪腐和結構性病態的再度現形。

馬政權擁有絕對多數的統治權力,要大刀闊斧改革並非難事,只是至今馬英九仍把「改革」和「清廉」當作擦脂抹粉的口號,從來不曾當真。馬團隊的虛偽、說謊、狡辯和「以新聞操作治國」的務虛作為,不僅會持續製造更多的林益世們和黃季敏們,更在製造社會的共業。這種共業,正在加速腐化社會道德與是非價值、腐化人民的心靈。

跨世代的集體共業

台灣目前諸多亂象,很多是跨世代累積而來的業障,代表上個世代沒有解決的問題延續下來,讓我們這個世代和下個世代必須共同承受集體共業。這種跨世代的共業,最根本的癥結包括:

一、政治共業:兩蔣時代堅持「中國」的正統代表,一九七一年中華民國被逐出聯合國前,其實有機會以「台灣」之名保留聯合國會籍,但他們放棄了。造成此後四十年台灣成為國際孤兒,至今不被國際承認為一個獨立國家。兩蔣因為自己的意識形態,造成台灣人民無法享有一個正常的國家,個人業障成為影響深遠的集體共業。

馬英九和中國國民黨至今仍以大中國意識形態延續「一個中國」的共業。四年多來,中國用盡各種手段將台灣改成「台灣是中國的一省」,目前仍在進行中。馬政府面對中國把台灣「去國家化」的作為,絲毫不敢吭聲,只敢在國內嚷嚷「一中是中華民國」,在彭佳嶼喊喊「釣魚台是我們的領土」,繼續自欺欺人、愚弄人民。

台灣人民被謊言和意識形態綁架,國家的正常發展則深陷在一中共業的泥沼而不得翻身。

傾中政策是國家自殺

二、經濟共業:經濟發展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創造少數人的財富?還是為了照顧絕大多數人民的福祉?如果經濟發展不能讓社會最弱勢的二十%的人安心生活,其餘八十%的人能生活得安心嗎?當社會財富高度集中在十%的人手中,九十%的人對國家資源分配的不公不義充滿憤怒、對未來充滿不安,請問社會會安定嗎?馬政府難道不是在製造社會的共業?

除此,近二十年的開放西進,不但將台灣的傳統產業連根拔起,高科技產業的上中下游也整串外移中國。結果就是:國家競爭力衰退、產業空洞化、在地投資動能不足、政府稅收銳減、貧富差距擴大、薪資縮水、失業嚴重。現在我們社會所承受的苦果,正是二十年來所種下的因。這就是共業。

馬英九上台後更積極展開全面傾中政策,迅速與中國簽署ECFA,造成台灣經貿加速向中國靠攏。產業加碼前進中國、投資中國,讓中國持續壯大、台灣則繼續萎縮;而且讓中國對台灣「以商逼政」的戰略操作更逐步得逞。

馬政府的「國家自殺」政策仍在持續中,台灣人民對未來充滿不安和不確定感,對自己生長的土地和國家失去了信心。我們好像困在一個黑暗的迷宮中,找不到出路。

在地文化是核心價值
三、文化共業:從兩蔣到馬英九,這群統治階級的中心理念就是「中國」。這種大中國意識形態對台灣的影響既深且遠。因為汲汲擁抱「虛幻中國」,使得他們從來就不曾好好了解和珍惜腳下的土地。看不到台灣的優勢,當然就無法想像台灣的特殊價值與發展策略。

如果國家領導人不重視在地文化,認為台灣文化只是中國文化的附庸,這樣的領導人怎麼可能看見這塊土地的美和優勢?

文化是國家建設的基石。從政治治理到經濟發展,在地文化始終都是最根本的核心價值與國家發展策略的發想原型。執政者必須先弄清楚「我們是誰?」才能進一步想像:「我們到底要什麼?」台灣經濟發展的最大困境,就是國家定位與國家認同的混亂,這才是最根本的問題。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曾說:「要讓年輕人熱愛國家,首先必須讓他們認識自己的鄉土。所謂的國家之愛,就會在鄉土之愛的延長線上自然形成。」請問國民黨政府可曾讓我們在受教育過程中,了解自己生長的土地?數十年來,他們對環境的粗暴踐踏,對在地文化和台灣歷史的漠視,讓我們一代又一代付出慘痛的代價。這難道不是在製造跨世代的共業?

跨世代志業擺脫共業

要消除跨世代的共業,必須靠跨世代的人共同承擔,也就是,跨世代的人願意將「拯救自己的土地和國家」當作一種跨世代的志業。有人問: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我想我們每個人能夠做的,就是加入一個公民社團和一群人一起努力;或者,將你知道的「事實真相」儘量傳播出去,幫助更多的人覺醒,讓更多人投入集體救贖的共同志業。

在最黑暗的時代、最惡劣的環境中,悲觀的人,看到絕望;樂觀的人,會去創造希望,盡一切力量改變命運。

其實,如果國家領導人願意用心經營台灣,我們有機會仿效北歐國家或荷蘭,利用台灣的特色和優勢,運用集體的智慧與決心,將台灣發展成為永續經營的「福利國家」,成為小而美的獨立國家,成為有健全福利制度和社會安全網、環境優美、生活有品質、人民有幸福感的國家。

這樣的國家願景,需要我們一、兩個世代的人齊心協力來完成。這是一種跨世代的志業,也是一種擺脫集體共業的必要抉擇。

可是,如果領導人沒有台灣主體意識和國家願景,本身又是社會共業的製造源,那麼我們別無選擇,就是嚴厲監督他,然後,徹底擺脫他吧!

【本文刊登於自由時報[星期專論] 2012.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