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年多以來,為了2012大選,我結合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展開全國319鄉鎮的巡迴演講。吳榮義先生是我的夥伴,截至大選前,我們一起走過了200個鄉鎮。過程中,我們和地方意見領袖、民進黨的公職、幹部和基層黨員深刻互動,也在演講晚會中不斷向鄉親們闡述大選的意義與台灣的未來。
我想,200場全國走透透的經驗,對吳榮義的影響很大。讓他和土地、人民有了深切的連結,也讓他深刻感受到作為一個知識份子對於國家和人民的責任。這應該是促成他決定參與黨主席選舉的主要動機。
這次民進黨主席的選舉很重要。為什麼我會選擇支持吳榮義?兩年多的近身觀察,我覺得這個人很正直、很有「找一群人一起做事」的號召力和領導力。所以我所創辦的新台灣國策智庫,很放心交給他來管理。兩年來,他網羅了不少扁政府卸任政務官和執政人才、專家學者,不但為八年執政留下歷史紀錄,也為台灣未來整理出許多寶貴的國家發展藍圖。
所以在此次競選黨主席時,當吳榮義提出「影子政府」的團隊作戰概念,我非常了解和贊成。他真的準備要將這兩年所結合的知識力量,為民進黨注入新的戰鬥活力和論述縱深。再加上,他幾十來的財經政策與政府實務經驗,對民進黨長久以來所欠缺的財經政策能力,一定有相當的強化作用。
有人問我,民進黨現階段需要什麼樣的黨主席?我認為,台灣的危機也是民進黨的危機。馬政府的禍國殃民政策,已經對國家和人民造成嚴重傷害。台灣需要民進黨展現強而有力的領導,而民進黨需要一個能夠打團隊戰、而不是突顯個人的領導者,一個真正能夠團結全黨力量和社會力、知識力的領導者。
本身是派系中人,無法團結黨;本身對2016有野心的人,也很難團結黨。蘇貞昌先生如果出任民進黨主席,黨內的派系緊張和對立會更嚴重。面對兩年後的七合一選舉,以及2016的立委和總統大選,如果民進黨內部無法團結,怎麼可能有勝選希望?所以,我個人不贊成蘇貞昌出任黨主席。
蔡英文是609萬選民所支持的人,民進黨必須重視蔡英文和609萬選票的存在意義。我相信,吳榮義和蔡英文將來會有很好的互動關係,可以為民進黨在2014和2016奠定勝利基礎。
2012年4月17日 星期二
吳榮義:二次創黨運動
吳榮義:二次創黨運動
民進黨的使命與台灣的未來
自從我宣布參選民進黨黨主席以來,許多朋友和黨員同志都紛紛問我:你說的「二次創黨運動」是什麼?希望你能夠說得更清楚。我想,這些疑問背後都代表著對民進黨的深切期待,所以,我再次向大家說明我的理念。
這次總統大選投票給蔡英文主席的609萬票,許多人向我表明,他是支持台灣或蔡主席,並不是支持民進黨。這次民進黨的政黨票大幅流失,也是民進黨的一大警訊。這些聲音,我們必須重視和檢討。
近幾年來,民進黨歷經幾次選舉挫敗,讓許多黨員同志和支持者心灰意冷。這個土生土長的黨,好像失去了方向感、理想性和領導力,彷彿變成社會運動的追隨者,而不是領頭羊。民進黨的世俗化和選舉工具化,更讓這個黨與理想目標漸行漸遠。
到底民進黨的存在意義是什麼?我們究竟要成為怎麼樣的政黨,才能贏得更多人民的支持與肯定?讓所有民進黨員引以為傲的榮耀和價值是什麼?
民進黨要回應人民期待
這就是我提出「二次創黨運動」的緣起。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停下腳步,重新檢視走過的痕跡,重新擦亮民進黨的價值與榮耀,重新調整腳步、整頓我們的部隊,然後,再繼續前進。
馬英九和中國國民黨的終極統一路線,最終會使台灣淪為中國的一部份,台灣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將會在世界上消失,我們的民主價值和生活方式,也將逐漸淪喪。這是所有台灣人的噩夢,而它正在變成可怕的事實。
為了台灣的未來,民進黨絕對必須振作、必須擔負起重責大任!民進黨如果不力圖振作、重整戰力,成為一個強而有力的政黨,保護人民的權益、守護民主價值和國家主權,這個黨就沒有存在價值。
我所提出的「二次創黨運動」,就是在當前國家發展的危機時刻,黨內同志和領導菁英必須摒棄個人私心和派系利益,全黨上下一心、團結一致,結合社會進步力量,共同為台灣拼出一條活路!
基於這樣的理念,榮義決定參選民進黨黨主席。我參選的目的,並不是要去享受「黨主席」的舞台和鎂光燈,或者為2016鋪路;我是要去做「桶箍」,把全黨力量和社會力做有效的整合,讓民進黨重新壯大,積極回應人民的期待。
改革方針 強化黨的體質
民進黨下一個階段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匯整力量、守護台灣,然後邁向執政。我提出民進黨未來的改革方針,就教社會各界和黨內同志。
一、擬定短期、中期與長期的國家發展戰略和黨的改革方案。
二、深化民進黨的決策縱深:善用扁政府時代的國安團隊、政務人才與知識界的
智慧力量,強化黨的決策縱深。
三、強化民進黨的財經政策能力:馬政府的偏差政策,讓人民的生活愈來愈痛苦;
而且傾中的財經政策,對台灣的經濟主權與產業發展傷害至深。民進黨必須
有財經對策因應未來挑戰。財經是我四十年來的專長,我會將這些經驗和
人才帶進民進黨,強化民進黨的財經政策能力。
四、深化國際問題的處理能力:這次大選我們已經看出,美國和中國介入台灣的
政治甚深。未來台灣的問題不只是「國內政治」,我們必須加強對美工作,
以及對中國問題的處理,甚至民進黨必須有國際外交能力,拓展台灣作為
主權國家的政黨外交。
五、整合優勢、團隊作戰:整合民進黨在立法院和執政縣市的優勢,以團隊作戰
逐步贏得人民的信賴和信心。例如美牛案就是適合團隊作戰的個案。
六、黨員的整訓和基層組織改造:16萬名黨員是堅定守護台灣最重要的力量,
民進黨必須重視並積極整訓。基層組織的建制也勢在必行。
守護台灣 邁向執政
過去兩年多以來,我追隨辜寬敏 先生走遍全國200個鄉鎮,與許多地方意見領袖、基層黨員和幹部密切互動。我發現他們對於台灣的熱情和使命感始終如一,讓我非常感動。這就是守護台灣最重要的基層力量。民進黨就像是一個有實力的軍隊,雖然打敗仗,只要我們重新整隊、調整腳步,我們還是能夠恢復超強的戰力。
回顧創黨初期,民進黨沒有權力資源、沒有派系糾葛、沒有利益衝突、沒有私心,全黨上下團結一心,方向明確、目標一致──打倒國民黨。這就是「創黨精神」。現在,我們的目標也是一致──民進黨要成為一個強而有力的政黨,展現決策力和領導力,苦民所苦、引領社會、守護台灣、邁向執政!
讓我們重新找回無私無我、並肩作戰的創黨精神;讓我們找回民進黨的價值與榮耀;讓我們找回讓每位黨員與支持者抬頭挺胸的光榮和驕傲!這才是我們大家的民進黨;這才是為台灣而生的民進黨;這才是真正的「二次創黨運動」!
2012年3月5日 星期一
民進黨魁選舉 台派將另推人選
蘇貞昌仍不鬆口:還早咧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民進黨五月黨主席改選,極可能會爆出黑馬人選。綠營內部的台派人士正就黨內浮出的黨主席可能人選之外,另行尋覓形象清新、能替民進黨產生加分效果的黨魁人選。
至於被視為可能的黨魁人選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昨被詢及是否參選黨主席時,則說「還早咧!」
民進黨預定在本月底開放黨主席領表與登記,五月二十七日舉行黨主席改選的黨員投票。民進黨副秘書長洪耀福說,黨中央預定在十四日提報黨主席改選的黨務選舉作業時程交由中常會決定,估計今年可行使投票權的有效黨員超過十六萬人。
蘇煥智今提黨務改造方案
前台南縣長蘇煥智已表態參選黨魁,他今天將發表黨務改造方案,中常委蔡同榮也有意參選,蘇貞昌昨出席「超越影院」活動,介紹導演、同時也是他的女婿龍男的「很久」紀錄片試映會,媒體追問是否已決定要選黨主席?蘇貞昌則說,「還早咧!」
據了解,蘇貞昌目前不急於表態參選,蘇辦發言人王閔生說,是否選黨魁,蘇貞昌還在聽取各界意見,尚未做決定。
不過,台派人士正在尋找合適的黨主席人選,這位人士說,正在尋覓的人選既非蘇煥智、蔡同榮,也不是陳菊或是蘇貞昌,雖然陳菊是不錯的人選,但她有高雄市長身分,黨主席人選應該專職。
台派人士指出,新的黨主席人選必須有外拓能力,對民進黨有加分效果,最重要的是,要有堅定的台灣主體意識,若有處理中國與美國議題能力的人更好,黨魁人選要有像蔡英文這樣的特質,又能將社會力與知識力帶進民進黨。
不過台派人士尋覓黨魁人選,與蔡英文及黨內英系人馬無關,而是部分對黨未來發展相當關切的台派人士自發性行為。
另外,蘇煥智延攬搶救台灣行動聯盟前執行長林宜正出任其競選總幹事,救盟強調,救盟在農曆年後已暫停運作,未來將伺機再起,對於林宜正擔任蘇煥智的總幹事,救盟尊重其個人決定,救盟發起人辜寬敏對民進黨黨魁選舉,目前並無特定支持對象。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民進黨五月黨主席改選,極可能會爆出黑馬人選。綠營內部的台派人士正就黨內浮出的黨主席可能人選之外,另行尋覓形象清新、能替民進黨產生加分效果的黨魁人選。
至於被視為可能的黨魁人選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昨被詢及是否參選黨主席時,則說「還早咧!」
民進黨預定在本月底開放黨主席領表與登記,五月二十七日舉行黨主席改選的黨員投票。民進黨副秘書長洪耀福說,黨中央預定在十四日提報黨主席改選的黨務選舉作業時程交由中常會決定,估計今年可行使投票權的有效黨員超過十六萬人。
蘇煥智今提黨務改造方案
前台南縣長蘇煥智已表態參選黨魁,他今天將發表黨務改造方案,中常委蔡同榮也有意參選,蘇貞昌昨出席「超越影院」活動,介紹導演、同時也是他的女婿龍男的「很久」紀錄片試映會,媒體追問是否已決定要選黨主席?蘇貞昌則說,「還早咧!」
據了解,蘇貞昌目前不急於表態參選,蘇辦發言人王閔生說,是否選黨魁,蘇貞昌還在聽取各界意見,尚未做決定。
不過,台派人士正在尋找合適的黨主席人選,這位人士說,正在尋覓的人選既非蘇煥智、蔡同榮,也不是陳菊或是蘇貞昌,雖然陳菊是不錯的人選,但她有高雄市長身分,黨主席人選應該專職。
台派人士指出,新的黨主席人選必須有外拓能力,對民進黨有加分效果,最重要的是,要有堅定的台灣主體意識,若有處理中國與美國議題能力的人更好,黨魁人選要有像蔡英文這樣的特質,又能將社會力與知識力帶進民進黨。
不過台派人士尋覓黨魁人選,與蔡英文及黨內英系人馬無關,而是部分對黨未來發展相當關切的台派人士自發性行為。
另外,蘇煥智延攬搶救台灣行動聯盟前執行長林宜正出任其競選總幹事,救盟強調,救盟在農曆年後已暫停運作,未來將伺機再起,對於林宜正擔任蘇煥智的總幹事,救盟尊重其個人決定,救盟發起人辜寬敏對民進黨黨魁選舉,目前並無特定支持對象。
2012年3月2日 星期五
搶救台灣行動聯盟聲明
為了反制馬政府傾中,確保台灣主權獨立,搶救台灣行動聯盟過去兩年多來走遍大鄉小鎮,舉辦200場的演講活動,在全國捲起改變的氣勢與風潮。即便選舉結果未如預期,搶救台灣行動聯盟亦對於大選的戮力付出無怨無悔,而且自豪。
2012大選結束後,救盟辦公室與組織已於農曆春節後暫停運作,工作團隊成員亦予以解散。至於曾任救盟執行長林宜正,出任蘇煥智先生競選黨主席之總幹事一職,此乃其個人決定,與救盟無關。
對於台灣政治、經濟及社會各層面的發展與變化,救盟仍然保持密切觀察,進行審慎的評估,並依據狀況需要規劃新的行動策略,隨時作好重新出發的準備。
對於此次民進黨黨主席改選,救盟前總策劃王美琇指出,辜先生及救盟均保持開放態度,目前並無特定支持對象,惟願新任民進黨黨主席,確實能符合台灣人民的期待,並帶給人民新的希望。
2012大選結束後,救盟辦公室與組織已於農曆春節後暫停運作,工作團隊成員亦予以解散。至於曾任救盟執行長林宜正,出任蘇煥智先生競選黨主席之總幹事一職,此乃其個人決定,與救盟無關。
對於台灣政治、經濟及社會各層面的發展與變化,救盟仍然保持密切觀察,進行審慎的評估,並依據狀況需要規劃新的行動策略,隨時作好重新出發的準備。
對於此次民進黨黨主席改選,救盟前總策劃王美琇指出,辜先生及救盟均保持開放態度,目前並無特定支持對象,惟願新任民進黨黨主席,確實能符合台灣人民的期待,並帶給人民新的希望。
2012年2月13日 星期一
《星期專論》最後一里路在哪裡?◎ 王美琇
選後至今已近一個月,很多朋友依然難以釋懷。在相互鼓勵聲中,逐漸綻放笑容,然後回到家,又獨自面對糾結的心和滿懷惆悵。在這場艱辛的戰役中付出愈多的人,這份惆悵恐怕也愈深。
網友說:「檢討事實才能贏得下一仗。」說的也是。如果不知道自己怎麼跌倒,下一次肯定會在同一個地方再跌倒。把惆悵先擱下,找出原因吧。
檢討之前要先說前提。我認為應該先為投蔡的六○九萬人和投宋近三十七萬人鼓掌喝采。我們每一張選票都是清清白白,沒有一票是「被買走的」;也沒有一票是「被紅頂商人恐嚇得逞」。每個人都是堅持民主價值和公平正義的信念,每個人都為了守護台灣主權而奮戰到底。
如果這個國家還有所謂的「健全公民意識的公民」,我們當之無愧;如果這個國家還有所謂的「民主」,而那個至今仍然用「黨產」從事不公平競爭的黨,繼續在踐踏民主價值,我們只有兩個字來形容它,就是「無恥」。
馬英九和國民黨雖然贏了大選,但是他們贏得很可恥,因為贏的背後有太多「反民主」的雜質與骯髒的手段。他們真的比你想像中還要「陰狠」。包括五都選戰莫名其妙的「一顆子彈」和這次的「九二共識經濟恐嚇牌」等等。
我們可以鄙視他們,但絕對不能輕忽他們。民進黨是一個看似草莽但事實卻是老實憨厚的書生,而且常常自己綁手綁腳;國民黨看起來很斯文老實,實際上則是不折不扣的流氓。一個書生要和流氓打架,要贏的機率本來就不高,除非這位書生有深藏不露的功夫底子。
讓我們進入檢討主題吧。我認為該檢討的對象不是六○九萬的一流公民,是民進黨和蔡英文選戰策略中心。
這一場仗,前面九百公尺我們都跑得非常好,為什麼最後一百公尺出了問題?
到底發生什麼事?是不是戰術哪裡出錯了?蔡英文和民進黨到底敗在哪裡?
簡單說,我認為蔡英文失敗的原因有四點:一、最後兩週的戰術失策;二、選前的新聞戰和廣告戰失敗;三、基層組織空洞化,催票和最後防線(投開票所)的固票失守;四、文化深層問題。
一、每次選戰的決戰都在最後兩週。並不是前面不重要,對嚴重缺乏資源的民進黨而言,前面的九百公尺最重要的就是「造氣勢」。這次小英旋風和「三隻小豬」確實創造了磅礡的氣勢,讓勝選機率大大提高。可是到了最後十天的決戰關鍵,對手打出「紅頂商人+九二共識」的經濟恐嚇牌,骨牌效應開始發生。而蔡總部的對應是打出「大聯合政府」,不但無法讓游離中間選民「產生信心」,反而被對手倒打一耙。這是戰術上的嚴重失策。
二、決定輸贏的中間六%,是一群沒有政治意識、憑感覺投票的人。最後兩週會影響這批人的關鍵因素就是「電視媒體」,也就是新聞和廣告。紅頂商人的經濟恐嚇新聞每日一則,而且二十四小時播放,影響至深。加上國民黨的廣告都是刀刀見骨,包括「二元柿子」和「俄羅斯娃娃」兩則廣告。相對民進黨的新聞戰不僅節節敗退,廣告戰也不夠犀利。對手的廣告是「要置你於死地」,民進黨的廣告雖有進步,但比起來太過「溫和理性」。馬政府執政敗績罄竹難書,為什麼沒有一支廣告去訪問各行各業提出全民批判?
國民黨的廣告是「綿裡針」,民進黨的廣告是「棉花糖」。「溫和理性」是一種態度或政治表演,不能當作戰術最高指導原則。這是自綁手腳,過於輕敵。
三、民進黨基層組織空洞化,催票和固票無法落實下去。最後一里路在哪裡?在投開票所。也就是最後的催票和固票,以及防止作票。國民黨在投開票所布置的人力是裡外共六人(最少),每人的走路工一天一千八百元,外加便當和飲料。一萬五千個投票所,總共花費近兩億元。除此,據聞國民黨的里長們選前都收到五萬、十萬不等的「工作費」,全國加總所費不貲。這就是黨產好用的地方。相對民進黨沒錢沒人,怎麼催票和固票?未來,如果民進黨基層組織不強化,最後一里路恐怕永遠到不了終點。
四、最深層的文化問題。如果台灣人是有尊嚴、有信心的民族,以及有成熟公民意識的公民,我們怎麼可能被紅頂商人恐嚇得逞?怎麼可能被銀子收買?又怎麼可能容忍萬惡黨產的存在?所以我說,台灣的民主「依然在地上爬行」;而台灣人民的「內在革命」還沒有完成。還有一半以上的人,還在昏睡;或者更像是「泡在溫水裡的青蛙,嘴裡含著錢」。
這是一條蜿蜒而漫長的道路。我們走得很辛苦。對抗一個邪惡的黨也很辛苦。但是,我想告訴所有熱愛台灣、有著無比堅定信念的朋友們,這就是我們的存在價值。六○九萬是一個光榮的數字,標記著我們的心血和信仰,台灣的民主,也因為我們的存在而沒有被羞辱殆盡。
我們要抬頭挺胸、引以為傲,繼續戰鬥下去,直到惡靈倒下為止!
網友說:「檢討事實才能贏得下一仗。」說的也是。如果不知道自己怎麼跌倒,下一次肯定會在同一個地方再跌倒。把惆悵先擱下,找出原因吧。
可以鄙視,但不能輕忽
檢討之前要先說前提。我認為應該先為投蔡的六○九萬人和投宋近三十七萬人鼓掌喝采。我們每一張選票都是清清白白,沒有一票是「被買走的」;也沒有一票是「被紅頂商人恐嚇得逞」。每個人都是堅持民主價值和公平正義的信念,每個人都為了守護台灣主權而奮戰到底。
如果這個國家還有所謂的「健全公民意識的公民」,我們當之無愧;如果這個國家還有所謂的「民主」,而那個至今仍然用「黨產」從事不公平競爭的黨,繼續在踐踏民主價值,我們只有兩個字來形容它,就是「無恥」。
馬英九和國民黨雖然贏了大選,但是他們贏得很可恥,因為贏的背後有太多「反民主」的雜質與骯髒的手段。他們真的比你想像中還要「陰狠」。包括五都選戰莫名其妙的「一顆子彈」和這次的「九二共識經濟恐嚇牌」等等。
我們可以鄙視他們,但絕對不能輕忽他們。民進黨是一個看似草莽但事實卻是老實憨厚的書生,而且常常自己綁手綁腳;國民黨看起來很斯文老實,實際上則是不折不扣的流氓。一個書生要和流氓打架,要贏的機率本來就不高,除非這位書生有深藏不露的功夫底子。
檢討蔡英文失敗原因
讓我們進入檢討主題吧。我認為該檢討的對象不是六○九萬的一流公民,是民進黨和蔡英文選戰策略中心。
這一場仗,前面九百公尺我們都跑得非常好,為什麼最後一百公尺出了問題?
到底發生什麼事?是不是戰術哪裡出錯了?蔡英文和民進黨到底敗在哪裡?
簡單說,我認為蔡英文失敗的原因有四點:一、最後兩週的戰術失策;二、選前的新聞戰和廣告戰失敗;三、基層組織空洞化,催票和最後防線(投開票所)的固票失守;四、文化深層問題。
一、每次選戰的決戰都在最後兩週。並不是前面不重要,對嚴重缺乏資源的民進黨而言,前面的九百公尺最重要的就是「造氣勢」。這次小英旋風和「三隻小豬」確實創造了磅礡的氣勢,讓勝選機率大大提高。可是到了最後十天的決戰關鍵,對手打出「紅頂商人+九二共識」的經濟恐嚇牌,骨牌效應開始發生。而蔡總部的對應是打出「大聯合政府」,不但無法讓游離中間選民「產生信心」,反而被對手倒打一耙。這是戰術上的嚴重失策。
台灣民主還在地上爬行
二、決定輸贏的中間六%,是一群沒有政治意識、憑感覺投票的人。最後兩週會影響這批人的關鍵因素就是「電視媒體」,也就是新聞和廣告。紅頂商人的經濟恐嚇新聞每日一則,而且二十四小時播放,影響至深。加上國民黨的廣告都是刀刀見骨,包括「二元柿子」和「俄羅斯娃娃」兩則廣告。相對民進黨的新聞戰不僅節節敗退,廣告戰也不夠犀利。對手的廣告是「要置你於死地」,民進黨的廣告雖有進步,但比起來太過「溫和理性」。馬政府執政敗績罄竹難書,為什麼沒有一支廣告去訪問各行各業提出全民批判?
國民黨的廣告是「綿裡針」,民進黨的廣告是「棉花糖」。「溫和理性」是一種態度或政治表演,不能當作戰術最高指導原則。這是自綁手腳,過於輕敵。
三、民進黨基層組織空洞化,催票和固票無法落實下去。最後一里路在哪裡?在投開票所。也就是最後的催票和固票,以及防止作票。國民黨在投開票所布置的人力是裡外共六人(最少),每人的走路工一天一千八百元,外加便當和飲料。一萬五千個投票所,總共花費近兩億元。除此,據聞國民黨的里長們選前都收到五萬、十萬不等的「工作費」,全國加總所費不貲。這就是黨產好用的地方。相對民進黨沒錢沒人,怎麼催票和固票?未來,如果民進黨基層組織不強化,最後一里路恐怕永遠到不了終點。
四、最深層的文化問題。如果台灣人是有尊嚴、有信心的民族,以及有成熟公民意識的公民,我們怎麼可能被紅頂商人恐嚇得逞?怎麼可能被銀子收買?又怎麼可能容忍萬惡黨產的存在?所以我說,台灣的民主「依然在地上爬行」;而台灣人民的「內在革命」還沒有完成。還有一半以上的人,還在昏睡;或者更像是「泡在溫水裡的青蛙,嘴裡含著錢」。
堅信我們的存在價值
這是一條蜿蜒而漫長的道路。我們走得很辛苦。對抗一個邪惡的黨也很辛苦。但是,我想告訴所有熱愛台灣、有著無比堅定信念的朋友們,這就是我們的存在價值。六○九萬是一個光榮的數字,標記著我們的心血和信仰,台灣的民主,也因為我們的存在而沒有被羞辱殆盡。
我們要抬頭挺胸、引以為傲,繼續戰鬥下去,直到惡靈倒下為止!
(本文刊登於自由時報【星期專論】2012/02/12)
訂閱:
文章 (Atom)